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1年9月
返回上一頁

2021年9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 - 2021年9月
A School for Global Talents 讓學生立足中華 與世界接軌 成就世界公民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在本學年正式開學,以「面向世界,培育優才」為辦學理念,務求讓學生在積極正向的校園生活中茁壯成長,成就世界優才。在愉快學習的同時,學校亦致力創造多元、具啟發性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簡俊達校長深信在六年的小學生活裏,只要努力拓寬學生的環球視野及培養他們的語言能力,必定能順利銜接中學課程,在未來繼續發光發亮。
大型全新校園設備 強調共享空間時光
學校在2017 年獲得教育局批准後便立刻着手開始規劃,經過四年的規劃工程,校舍由兩座主要建築物組合而成——教學大樓和綜合大樓,共有30個課室,提供充裕的場地讓學生進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如除了一般的球場、跑道等設施外,學校更設有完整的體適能力發展中心及攀石牆,促進學生體能及基礎動作能力發展。另外,學校特別將音樂室及視藝室融合成「藝薈天地」,全面推動學生發展藝術方面的潛能。「適當的展示能夠鼓勵孩子繼續發展,因此在『藝薈天地』中間的戶外空間會供學生作表演空間,如舉辦小型的戶外音樂會或畫展等。孩子亦可以在這個戶外空間進行課堂活動,豐富學習經歷。」學校更另設多功能演講廳,讓學生能夠在專業的舞台下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習場景需要。
除了體能及藝術的發展,學校同樣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因此於綜合大樓設有環球探索中心及科技探索中心。在環球探索中心裏,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國家、地區的特色,學習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及語言等;而科技探索中心則是讓學生進行不同STEAM 活動,發展科學教育。
與此同時,學校以共享空間作規劃概念,希望藉此拉近師生的距離,增加學術交流的風氣。為此,校園內多個共用空間能夠容納一個年級的學生,讓不同班別的學生之間交流,進行級本的多元化活動。除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學校亦重視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設有不同的環保綠化區域,如多感官花園、蝴蝶園、熱帶雨林植物園區等,使學生在校園內亦可以接觸到大自然不同的面貌。
加強英語教學 助學生未來立足世界
「整個辦學團體及學校捐款人對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都珍而重之,提供最優質的硬件設備,所以我和老師們都希望在課程設計上能夠滿足孩子的發展,提供最適切的教育。」簡校長了解家長對英語學習的需求,因此除了英文科外,數學科亦會使用英語授課。另外在常識科,學校亦選取了合適的課題,整合成新的課程——科學與生活,全面採用英語教學,讓學生能順利銜接至中學的學習。
學校致力營造豐富的英語環境,讓學生能夠自小建立良好的英語基礎。「我們其中一個辦學理念是『面向世界』,語言能力是跨國人才最需具備的基礎能力之一,而英語作為國際間交流的重要溝通工具,我們有責任提升孩子對於英語的興趣及語言能力,使他們能夠自由地探索世界,發展自己的專長。」在全球化時代,學好英語更能使學生的世界拓闊一倍以上,如他們選擇閱讀材料時不用再被侷限在中文的圖書裏、網上的學習片段同樣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促進自學。
實踐3C核心價值 培育學生探究精神
編程語言同樣是帶領學生探索世界的重要一環,學校秉承東華三院聯校STEM 教育的3C 理念(Caring-Connected-Creative),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培養以人為本的解難能力。與此同時,在跨學科領域的教學架構下,學生可以把重心放在特定議題上,不被侷限於單一學科,藉此練習以不同的觀點切入思考,培養出多元思考能力。
在校本STEAM課程裏結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的跨學科學習元素,讓學生在設計思維中動腦思考、動手製作,增強在解難、創新等方面的能力,裝備自身迎接未來的挑戰。「如何去探究和思考是我們最為重視的技巧,畢竟科技會過時,但只要孩子理解當中的邏輯,即使面對嶄新的技術時,他們也只需花點時間便能夠掌握。」
突破傳統課時框架 打造以「經歷為本」的遊歷課程
在整體的課程規劃上,學校亦考慮到學生整體的發展需要,特別重整課時框架:上午時段為常規核心課程,下午則推展SMILE 特色課程,包括STEAM、德育及公民教育、正向教育、全球公民課等元素,培養學生成為一位關心社會、愛護國家、具備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畢竟孩子在常規課程上學習了豐富知識,我們應該有廣闊空間讓他們將所學的技能和知識綜合運用,借此探索世界,了解各地所發生的問題,如糧食問題、氣候問題等。」
除了在語言上培育學生與世界接軌,學校希望學生能夠從經歷中學習,推行以「經歷為本」的遊歷課程,以三個階段貫穿一至六年級的課程,讓學生走出校園,建構全球公民的意識。「我們與外間機構合作,聘請不同的外籍老師,讓他們親自到校為孩子介紹不同地方的文化、傳統等,使孩子能夠以一個嶄新的角度了解,提升他們的跨文化素養。」在一、二年級,學生會先以探索社區和香港為題,進行研習、參觀和探訪等活動;三、四年級時,學生有機會到大灣區進行日營及宿營,認識中國國內不同的城市,同時培養自理能力;及至五、六年級時,學校會安排學生到訪亞洲不同的國家,甚至歐美等地,進一步穩固學生「以全球為一家」的意識觀念。
推行「專家入課」 識別潛能發展才能
在下午的特色課程裏,學校推行「專家入課」計劃,邀請音樂、體育及藝術領域的專才到校授課,讓所有學生得到專業人士的指導,從中了解自己的興趣及強項。當學生發現了自身的喜好,希望加以發展時,學校亦會於放學後安排各類相應的培訓活動,讓學習得以延伸,以達致資優普及化。學校為長遠培育音、體、藝專才,將組成敲擊樂團、管弦樂團及校隊,甚至參與聯校隊伍及校外表演或交流等。
「以往有些孩子在參與聯校的足球隊培訓後,一直發展至參與職業球隊。以這種人才梯隊建設的形式為孩子提供培訓是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誘發他們的潛能。」
完善獎學金配套 從幼稚園支援至中學
作為香港最大的慈善團體,東華三院對學生及家庭的支援從不缺少,在本年度更設有升學獎學金。符合資格的學生只要從東華三院小學校升讀東華三院中學便能得到獎學金,以減輕家庭的負擔。「在北區有不少東華三院轄下的學校,從幼稚園至中學,家長一定能夠選擇到最適合子女的學校。」